新闻资讯
“酒”字的由来:一个甲骨文里的秘密
发布时间:2025-10-11
  |  
阅读量:5
字号:
A+ A- A

在推杯换盏之间,我们可曾想过,杯中这晶莹剔透的琼浆玉液,它的名字——“酒”,究竟从何而来?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贤酒穿越时空,从古老的甲骨文入手,揭开“酒”字背后尘封数千年的秘密。

源头:甲骨文中的“酒”与“酉”

在已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——甲骨文中,我们发现了“酒”字的源头。然而,最初它并不直接写作今天的“酒”,而是用一个更古老的字形来表示:“酉”。

“酉”(读作 yǒu) 在甲骨文中,写作一个尖底、大腹、小口的陶罐形象,如下图所示:

01.png

这个象形字,描绘的正是商周时期用于发酵、储存酒的酒坛子。在农业和酿酒业已相当发达的商代,这种酒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。因此,先民们便用最直接的“酒坛”之形,来指代坛中之物——“酒”本身。

演变:从“酉”到“酒”

既然“酉”就是酒,那为什么后来要加上三点水,变成“酒”呢?

这是因为,“酉”字后来被借去表示地支的第十位(用于计时,如“酉时”),并且用途越来越广。为了在文字上对“酒”这一具体事物进行明确区分,我们的祖先发挥了惊人的智慧,他们在“酉”这个酒坛的旁边,加上了“氵”(水)作为意符。

于是,一个全新的、表意更加清晰的字诞生了——“酒”。

02.png

这个“氵”并非指普通的水,而是象征着酒作为一种液体的物理属性。“酒”字的结构,完美地诠释了其本质:似水而非水,乃盛于坛中之液。

这一演变大约发生在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,在金文和小篆中,“酒”字的形态已经稳定下来,与今天我们使用的写法一脉相承。

佐证:典籍与考古中的“酒”

《说文解字》——东汉许慎所著的这部字书,对“酒”的解释最为经典:“酒,就也,所以就人性之善恶。从水从酉,酉亦声。”

这句话有三层含义:

1. “从水从酉”:指明了“酒”字是由“水”和“酉”两个部分组成的会意字。

2.  “酉亦声”:说明“酉”不仅表意,也表音,是一个形声字。

3.  “酒,就也”:这是一种声训,解释了酒的特性——“就”,意思是能趋就、成就人性(使之善或恶),充满了古人对酒的社会功能的哲学思考。

03.png

一个“酒”字,就是一部微缩的文明史。它从古老的陶坛(酉)中孕育,在流淌的岁月(氵)里定型。杯中的每一滴酒,都浸润着厚重的文化底蕴。